![](/Templates/cn2014/images/phone.png)
7月17日至19日,江苏省交通厅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部分)》专家研讨会,12位专家听取了上海航道院研究报告后表示,连云港港在航道建设、运行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连云港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在技术上可行。
随着连云港港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连云港临港产业的逐步实施,未来连云港港铁矿石、原油和集装箱的吞吐量将大幅度增长,连云港港在“十一五”期间,将启动建设30万吨级的原油接卸码头。
但目前航道通航等级依然偏小,不能适应海上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为了适应重化工和原油储备等产业布局的需要,进一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和建设大型专业化码头的需要,开展连云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为此,2006年开始进行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据了解,30万吨级航道平面方案包括连云港港区航道方案和徐圩港区航道方案及组合航道三大方案。专家认为,《报告》提出的连云港区30万吨级航道选线方案,在15万吨级航道基础上加深、拓宽、外延;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选线方案结合港区规划,航道轴线顺应潮流主流,选线基本合理。同时,未来30万吨级深水航道发生骤淤碍航的可能性不大。
专家建议,30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应在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把航道、码头、新建港区建设以及有关产业布局结合起来,提出建设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另外,继续深化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30万吨级深水航道方案研究,上报国家部委进行批复。